本文转自:南国都市报
非遗古风手工课等特色课程
让孩子们追着老师学
南国都市报7月7日讯(记者 胡丽齐)7月7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响水镇什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热闹非凡,响水镇“爱心托管站”在此正式开班,40余名中小学生满怀期待地走进新课堂,开启精彩暑期之旅。当天,保亭全县9个乡镇“爱心托管站”同步启动暑期托管服务,通过丰富多元的课程设置,为家长缓解未成年人暑期“看护难”问题。
开班首日,各类课程有序开展,亮点纷呈。在安全自护课上,志愿者正结合生动的动画短片和典型案例,讲解水域的危险、自救的摇铃,为学生们科普防溺水知识;美术主题绘画课中,孩子们拿起彩色画笔,在画纸上勾勒心中的美好世界;课业辅导环节,返乡大学生们或俯身讲解数学题的解题思路,或纠正学生英语单词发音,引导学生高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现场氛围活跃,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在这里不仅能学到很多科普知识,还可以跟着老师一起DIY,我最期待的就是周三的非遗古风手工漆扇制作课程了!”指着墙上粘贴的响水镇“爱心托管站”暑期课程表,响水中心学校三年级学生洪文馨一脸兴奋地说,她期待未来能在这里结识更多的新朋友,学到更多的新知识。
“平时我们忙于务农,根本没时间带孩子,也辅导不了孩子的学习,现在有了爱心托管站,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响水镇什龙村委会南梗村村民李海燕一大早便带着六岁的儿子来报名,站在窗外看着孩子在课堂上跟着老师、志愿者专心致志地学习,李海燕欣慰地笑了笑。
据了解,乡镇(街道)“爱心托管站”系2025年省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该项目旨在通过“爱心托管站”平台,在暑期引导和帮助6-12岁的小学生,特别是城乡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新就业群体子女等,开展日常看护、思想引导、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关爱服务活动,有效缓解暑期家庭“看护难”问题。
“我们组建了‘1+N’师资矩阵,构建起了‘政府主导+志愿者参与+专业支持’的服务体系。”共青团保亭县委副书记欧阳心怡介绍,本期保亭乡镇“爱心托管站”暑期托管服务为期40天,托管内容丰富多元,涵盖课业辅导、雨林科普、安全教育、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其中,每个站点配备一名专业教师牵头,搭配多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并联合消防、园林、心理专家、非遗传承人等N类专业力量进课堂,为学生打造沉浸式成长课程。“我们希望为孩子们编织一个安全、充实、充满文化韵味的快乐暑假。”她说
凯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